黨史百年天天讀 · 4月8日
- 來源: 時間:2021-04-09 17:36:36 [ 打印 ] [ 關閉 ]
重要論述
1948年4月8日
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致洛陽前線指揮部電。電報指出:關于城市政策,應注意下列各點。(一)極謹慎地清理國民黨統治機構,只逮捕其中主要反動分子,不要牽連太廣。(二)對于官僚資本要有明確界限,不要將國民黨人經營的工商業都叫作官僚資本而加以沒收。對于那些查明確實是由國民黨中央政府、省政府、縣市政府經營的,即完全官辦的工商業,應該確定歸民主政府接管營業的原則。對于小官僚和地主所辦的工商業,則不在沒收之列。一切民族資產階級經營的企業,嚴禁侵犯。(三)禁止農民團體進城捉拿和斗爭地主。(四)入城之初,不要輕易提出增加工資減少工時的口號。在戰爭時期,能夠繼續生產,能夠不減工時,維持原有工資水平,就是好事。將來是否酌量減少工時增加工資,要依據經濟情況即企業是否向上發展來決定。(五)不要忙于組織城市人民進行民主改革和生活改善的斗爭。要等市政管理有了頭緒,人心已經安定,經過周密調查,弄清情況和籌有妥善解決辦法的時候,才可以按情況酌量處理。(六)大城市目前的中心問題是糧食和燃料問題,必須有計劃地加以處理。城市一經由我們管理,就必須有計劃地逐步解決貧民的生活問題。(七)國民黨員和三青團員,必須妥善地予以清理和登記。(八)一切作長期打算。嚴禁破壞任何公私生產資料和浪費生活資料,禁止大吃大喝,注意節約。(九)市委書記和市長必須委派懂政策有能力的人擔任。市委書記和市長應該對所屬一切工作人員加以訓練,講明各項城市政策和策略。城市已經屬于人民,一切應該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負責管理的精神為出發點。如果應用對待國民黨管理的城市的政策和策略,來對待人民自己管理的城市,那就是完全錯誤的。這封電報收入《毛澤東選集》第四卷。
1949年(nian)4月8日(ri)
毛澤東復電李宗仁。電報指出:貴方既然同意以八項條件為談判基礎,則根據此八項原則以求具體實現,自不難獲得正確之解決。戰犯問題,亦是如此。總以是否有利于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之推進,是否有利于用和平方法解決國內問題為標準,在此標準下,我們準備采取寬大的政策。為著中國人民的解放和中華民族的獨立,為著早日結束戰爭,恢復和平,以利在全國范圍內開始生產建設的偉大工作,使國家和人民穩步地進入富強康樂之境,貴我雙方亟宜早日成立和平協定。中國共產黨甚愿與國內一切愛國分子攜手合作,為此項偉大目標而奮斗。
1957年(nian)4月8日
鄧小平在西安干部會議上作報告,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務是搞建設。關于勤儉建國問題,報告指出:我們在建設方面的指導思想,一是應該面對國家的現實。我們的國家很窮,很困難,任何時候不要忽略這個問題。我們要提倡增產節約,反對貪大貪新。二是應該面對群眾的需要。現在有各種觀點,追求這個化那個化,連共產主義化也有了,就是缺乏群眾觀點。對于花很少的錢就可以解決群眾需要的問題,甚至有些不花錢也能解決的問題,卻注意得不夠。關于共產黨要接受監督問題,報告指出:黨要受監督,黨員要受監督。在中國來說,誰有資格犯大錯誤?就是中國共產黨。犯了錯誤影響也最大。因此,我們應該特別警惕。所謂監督,來自三個方面。第一,是黨的監督。第二,是群眾監督。第三,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監督。有了這幾個方面的監督,我們就會謹慎一些,我們的消息就會靈通一些,我們的腦子就不會僵死起來,看問題就會少一些片面性。這個報告分兩篇收入《鄧小平文選》第一卷。
1980年4月8日(ri)
鄧小(xiao)平在會(hui)見美國麥克(ke)唐納·道(dao)格拉(la)斯(si)公(gong)司總裁麥克(ke)唐納時,就三機部同道(dao)格拉(la)斯(si)公(gong)司的合作(zuo)事(shi)宜指(zhi)出:我們雙方(fang)在航(hang)空(kong)工業方(fang)面的合作(zuo),要從(cong)戰略上加以考慮,而不僅(jin)僅(jin)是(shi)做(zuo)生(sheng)意。會(hui)談結束(shu)后(hou),對陪同會(hui)見外(wai)賓的三機部副部長段子(zi)俊說:民用飛機總得在國內自己生(sheng)產,不能一直向外(wai)國買。
同日 他在會見馬來西亞文化代表團時說:六十年代,我們科學技術水平同國際上比有差距,但不很大,耽誤了十一二年后,這個差距就很大了。因為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是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發展的時代。現在我們開始尋求一條好的道路來彌補過去的損失。
2018年4月8日
習近平(ping)在會見聯(lian)合國(guo)秘書長古特雷斯時(shi)指出(chu),國(guo)際形勢(shi)近年來有了(le)新(xin)(xin)的(de)(de)發展(zhan)(zhan)和變化(hua)。國(guo)際上(shang)的(de)(de)問(wen)題林林總(zong)總(zong),歸(gui)結(jie)起(qi)來就是(shi)(shi)(shi)要(yao)解決好治(zhi)理(li)體(ti)系(xi)和治(zhi)理(li)能力的(de)(de)問(wen)題。我(wo)們(men)需要(yao)不(bu)(bu)斷(duan)推(tui)進(jin)和完善(shan)全球(qiu)治(zhi)理(li),應對(dui)好這一挑戰。中(zhong)(zhong)國(guo)正(zheng)在統(tong)籌推(tui)進(jin)經濟、政(zheng)治(zhi)、文化(hua)、社會、生(sheng)態(tai)文明建(jian)設“五位一體(ti)”總(zong)體(ti)布局,這五方面也是(shi)(shi)(shi)構建(jian)人(ren)(ren)(ren)類命運共(gong)(gong)同體(ti)的(de)(de)主(zhu)要(yao)內容。我(wo)們(men)追求的(de)(de)發展(zhan)(zhan)應該是(shi)(shi)(shi)高(gao)質量(liang)的(de)(de)發展(zhan)(zhan),衡(heng)量(liang)標(biao)準就是(shi)(shi)(shi)以(yi)人(ren)(ren)(ren)民(min)(min)為(wei)中(zhong)(zhong)心(xin)。不(bu)(bu)論是(shi)(shi)(shi)國(guo)內治(zhi)理(li)、還(huan)是(shi)(shi)(shi)全球(qiu)治(zhi)理(li),都要(yao)以(yi)人(ren)(ren)(ren)民(min)(min)的(de)(de)獲得為(wei)目標(biao),要(yao)不(bu)(bu)斷(duan)為(wei)民(min)(min)眾(zhong)提供信心(xin)和穩定(ding)預期。前進(jin)的(de)(de)動力要(yao)在改(gai)革(ge)中(zhong)(zhong)尋找,要(yao)從創新(xin)(xin)中(zhong)(zhong)挖掘。中(zhong)(zhong)共(gong)(gong)十九大和剛剛結(jie)束的(de)(de)中(zhong)(zhong)國(guo)全國(guo)兩會,改(gai)革(ge)、開(kai)放、創新(xin)(xin)都是(shi)(shi)(shi)關鍵詞(ci)。我(wo)們(men)所(suo)做的(de)(de)一切(qie)都是(shi)(shi)(shi)為(wei)人(ren)(ren)(ren)民(min)(min)謀(mou)幸福(fu),為(wei)民(min)(min)族謀(mou)復興(xing),為(wei)世界(jie)謀(mou)大同。中(zhong)(zhong)國(guo)倡導(dao)并推(tui)進(jin)“一帶(dai)一路”,目的(de)(de)也是(shi)(shi)(shi)謀(mou)求各(ge)國(guo)發展(zhan)(zhan)戰略(lve)對(dui)接(jie),形成(cheng)共(gong)(gong)同發展(zhan)(zhan)勢(shi)頭,增強(qiang)對(dui)美好未(wei)來的(de)(de)信心(xin)。
他強調,支持(chi)聯合國(guo)(guo)(guo)發揮作用,維(wei)護聯合國(guo)(guo)(guo)權威和地位,是(shi)(shi)中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外(wai)交一項基本政策。我們(men)主(zhu)張大(da)(da)小(xiao)國(guo)(guo)(guo)家(jia)一律(lv)平(ping)等,同時(shi)也認為(wei)大(da)(da)國(guo)(guo)(guo)要(yao)承(cheng)擔起應有(you)的(de)(de)責任(ren)。多(duo)邊主(zhu)義的(de)(de)要(yao)義是(shi)(shi)謀求(qiu)各國(guo)(guo)(guo)協(xie)商和合作,首先是(shi)(shi)大(da)(da)國(guo)(guo)(guo)合作。中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始終是(shi)(shi)世界和平(ping)的(de)(de)建設者(zhe)、全球(qiu)發展的(de)(de)貢獻(xian)者(zhe)、國(guo)(guo)(guo)際秩序(xu)的(de)(de)維(wei)護者(zhe)。我們(men)愿(yuan)同世界分(fen)享中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的(de)(de)發展機(ji)遇和經驗(yan),但(dan)絕不會將自(zi)己的(de)(de)道路、模式、理論(lun)強加于(yu)人。
黨史回眸
1946年
4月(yue)8日 中國(guo)共產(chan)黨(dang)(dang)政協代表王若飛(fei)、政協憲草(cao)審議(yi)委員會(hui)代表秦邦憲因國(guo)民黨(dang)(dang)推翻政協協議(yi),冒惡(e)劣天氣(qi)從重慶(qing)回延安向黨(dang)(dang)中央報(bao)告和請示,飛(fei)機(ji)(ji)在山(shan)西興(xing)縣黑茶山(shan)失事。不久前獲釋的前新四(si)軍軍長(chang)葉(xie)挺(ting)、解放(fang)區職工聯合會(hui)籌備會(hui)主任鄧(deng)發等同機(ji)(ji)罹難。
1947年
4月(yue)8日(ri)-5月(yue)4日(ri) 晉察冀軍區(qu)主力在正太路舉行反攻,殲敵三萬五千余人,孤立(li)了石家莊(zhuang)之(zhi)敵,打通了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個解(jie)放區(qu)的聯系。
1957年
4月(yue)8日 《人民日報》根據劉少奇3月(yue)22日在(zai)長(chang)沙(sha)市(shi)(shi)(shi)中(zhong)學(xue)(xue)(xue)(xue)生(sheng)(sheng)代表座談會上的(de)(de)(de)(de)講話精神,發表題為(wei)《關于中(zhong)小學(xue)(xue)(xue)(xue)畢業(ye)(ye)生(sheng)(sheng)參(can)加農(nong)(nong)業(ye)(ye)生(sheng)(sheng)產問題》的(de)(de)(de)(de)社論。社論說,今后(hou)一(yi)個很長(chang)的(de)(de)(de)(de)時間內,總的(de)(de)(de)(de)趨(qu)勢(shi)將是(shi)有更多的(de)(de)(de)(de)小學(xue)(xue)(xue)(xue)和中(zhong)學(xue)(xue)(xue)(xue)畢業(ye)(ye)生(sheng)(sheng)不能(neng)升(sheng)(sheng)學(xue)(xue)(xue)(xue),而城(cheng)市(shi)(shi)(shi)就(jiu)業(ye)(ye)條件有一(yi)定限度。從(cong)事農(nong)(nong)業(ye)(ye)是(shi)今后(hou)安排中(zhong)小學(xue)(xue)(xue)(xue)畢業(ye)(ye)生(sheng)(sheng)的(de)(de)(de)(de)主(zhu)(zhu)要(yao)方(fang)向,也是(shi)他們(men)今后(hou)就(jiu)業(ye)(ye)的(de)(de)(de)(de)主(zhu)(zhu)要(yao)途徑(jing)。隨后(hou),9月(yue)八屆三中(zhong)全會通過的(de)(de)(de)(de)《一(yi)九五六年到一(yi)九六七年全國(guo)農(nong)(nong)業(ye)(ye)發展綱要(yao)(修正草案)》又提出:“城(cheng)市(shi)(shi)(shi)的(de)(de)(de)(de)中(zhong)、小學(xue)(xue)(xue)(xue)畢業(ye)(ye)的(de)(de)(de)(de)青年,除了(le)能(neng)夠在(zai)城(cheng)市(shi)(shi)(shi)升(sheng)(sheng)學(xue)(xue)(xue)(xue)、就(jiu)業(ye)(ye)的(de)(de)(de)(de)以外,應當積極響應國(guo)家(jia)的(de)(de)(de)(de)號(hao)(hao)召,下鄉上山(shan)(shan)去參(can)加農(nong)(nong)業(ye)(ye)生(sheng)(sheng)產,參(can)加社會主(zhu)(zhu)義農(nong)(nong)業(ye)(ye)建設的(de)(de)(de)(de)偉大事業(ye)(ye)。”這是(shi)國(guo)家(jia)首次提出“下鄉上山(shan)(shan)”的(de)(de)(de)(de)號(hao)(hao)召。
1984年
4月8日 中國首次成功發射試驗(yan)通(tong)信(xin)衛星東方紅二號,成為世界上第(di)五個掌握(wo)衛星通(tong)信(xin)能力(li)的(de)國家(jia)。
2009年
4月8日(ri) 國務院(yuan)常(chang)務會議決定(ding)在上海(hai)(hai)市和(he)廣東省廣州、深圳、珠海(hai)(hai)、東莞4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(min)幣(bi)結(jie)算(suan)(suan)試點。至2011年8月,跨境貿易人民(min)幣(bi)結(jie)算(suan)(suan)境內地域范圍擴大(da)至全(quan)國。
2018年
4月8日(ri)(ri)至11日(ri)(ri) 習(xi)近平(ping)出席博鰲(ao)亞洲論(lun)壇開(kai)幕(mu)式并發表題(ti)為《開(kai)放(fang)共創繁(fan)榮 創新(xin)引領未來》的主(zhu)旨演講。
歷史瞬間
1946年4月8日,中國共產黨政協(xie)代(dai)表王若飛以及秦邦憲、葉挺、鄧發從重慶回延安,因飛機失事罹難。這是任弼時為“四八烈士”題詞。
來源(yuan):中央黨史和文獻研(yan)究院網站(zhan)